九州官方,【中国】有限公司

激发学生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创造能力

文章概要:国的基础教育正面临着一场深刻的改革,推进这场变革的关键在于素质教育的实施。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
关键词:创造性思维  素质教育

    历史是前进的,文明是发展的,人类正是以自己的创造书写着自己的文明史。人类的任何创造都是思维之花结出的实践之果,没有成功的思维就没有成功的创造。美国《新闻周刊》上曾撰文指出:亚洲的学生忙着记忆死板的答案,无暇学习独立思考,在许多亚洲的教室里,独立思考反而起着阻碍作用。杨振宁教授也曾根据中西文化传统不同,比较了中美的教学方法:美国的教学方法注重归纳、分析、渗透和综合,是一种"体会式"教学,其优点是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能力强;而中国传统教学方法注重演绎、推理、按部就班,学生有相当多的时间浪费在机械记忆标准答案上,整天忙得焦头烂额,而最终能力的提高并不是很大,题目稍有变化,便不知所措,主要原因是缺乏创造性思维。关于创造性思维的概念,一般认为创造性思维应具有创造性,认为它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心理和智能活动,这种思维以它的效果是否具有新颖性、独创性、突破性与真理性为检验标准。它是在原有经验材料和学得知识的基础上进行合理性和突破性的创造组合,形成新的概念或新成果。
    在以知识经济为主导的21世纪,善于运用创造性思维并且拥有熟练技能的人,将成为最受欢迎的人才,时代要求我们的教育要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学生创造性思维和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办法,所以平时的课堂教学要十分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本人在中学信息技术课堂教学的实践中就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作了自己的一些探索和实验。
    一、培养良好的环境,使学生敢想
    俗话说:不怕办不到,就怕想不到,从某种意义上说,更为重要。世界上许多发明创造都是从开始的,牛顿从苹果落地想到了万有引力,从而揭开了宇宙奥秘;爱迪生从小就异想天开,试图人工孵出小鸡,后来竟作出了一千多项发明;科学家曾言: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金钱和力量,而是由于缺乏想象。课堂上学生想什么,比教师讲什么都重要,所以教师要设计有吸引力、开放性的问题,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思维环境,鼓励学生的思维活动。想象是教学中比较生动有趣的部分,合乎情理的想象往往寓含着创造性思维。比如学完“小画笔”让学生画图时,就不能硬性规定学生必须画什么,而是给一个大致的框架,让学生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指出:我们的思维是从与正在寻求的事物相似的事物、相反的事物或与它相接近的事物开始进行的。以后,便追寻与它相关联的事物,由此产生联想。联想的作用在于寻求规律、发现真理,预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是属于创造性想象的。实际上,人们的创造思维和创造活动都离不开联想。联想是创造思维的重要品质之一,联想不是一般的思考,而是一种由此及彼的扩展,是使不同概念相接近,并从中引出结论的能力。新奇的联想,可使问题别开生面,妙趣横生,并给人以美感。它是一种较好的创造性思维的训练方法。例如学生学习flash的变形动画时,学习到了从圆变成正方形,由此可以联想到从正方形变成圆,或者从另外的一个图形变成其它的图形。
        教师在指导学生联想思考要遵循三条原则:一是有接近才能联想,即联想的事物之间必须要有某些方面的接近处与联系,能在时间空间上使人脑与外界刺激联系起来;二是有相似才能去联想,即联想事物对大脑产生刺激后大脑能很做出反应,去想起与同一刺激后环境相似的经验;三是有对比才能联想,即大脑能想起与这一刺激完全相反的经验。
         二、开放课堂,使学生敢问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曾言:打开一切科学的要是都是毫无疑义的问号,我们大部分的伟大发现,都应归功于如何,而生活的指挥大概就在于问个为什么。质疑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一种表现,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学习愿望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动因,心灵的活力,如果教师善于激发学生创造性学习的愿望,那么学校里将不会有一个平庸的学生。心理学研究表明,疑易引起人的定向探究反射,有了这种反射,思维便应运而生。所以要培养创造性思维能力,首先要打破教学上的老框子,鼓励学生多发问。站在创造的角度,引导学生在创造性思维过程中,重新确定认知策略,不拘泥于通常的认知方法,用新思路、新方法调控和整合已有的材料和既成的现实。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教师要提倡、鼓励学生从不敢提问题到敢于提问题,并逐步做到善于提问题,从而使课堂出现观点的交锋、智慧的碰撞,进而成为开启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动力源泉。

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时首先应该积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标新立异。在刚开始的时候,教师应鼓励学生多质疑,不要计较问题的质量。同时,还应积极鼓励学生发表与别人不同的见解,敢于打破常规,超越教材,多方面思考问题。
    三、解放嘴巴,使学生敢说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曾言:如果你有一个苹果,我有一个苹果,交换一下,还是一个苹果;但如果你有一个思想,我有一个思想,彼此交换就有两个甚至多于两个的思想。语文课上知道要注重学生说的训练,但信息技术课上老师却往往忽视了这一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学生只会机械的操作,而说不出为什么要这样操作,所以信息技术课也应重视学生""的训练,针对某一问题要允许学生有争论,甚至博得面红耳赤;允许他们讲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甚至是滔滔不绝……教师要置学生于主体地位,保护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保护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为学生的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
    良好的情境设置,可以使学生产生心理上的期待感,形成对问题探究的强烈热情,这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活动能力的重要条件。例如,在导课时,设置悬念导入:教师揭示矛盾冲突,设置悬念,激发学生尝试探究欲望;创设生活问题情境或模拟现实生活的情境激发学生尝试热情,促进学生尝试探究取得成功等。
    其次,要训练学生运用变化的观点,从多方面、多角度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打破思维定势,让学生的思维向多方位发散。当老师精心设置提问和练习时,则有利于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和明确问题,引起和发动积极思维活动。教师提出的问题要能引起学生讨论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就事论事,思维价值不高的提问,会妨碍思维的广度和深度,因此,适当一题多问可以括宽学生的思路,增强思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做到一问激起千层浪。
    四、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敢做
    苏霍姆林斯基曾言:手和脑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脑使手得到发展,使它变成思维的工具和镜子,手使脑得到发展,使它更加明智。日本医学博士中修三也曾研究指出:如果要培养出智力开阔、头脑聪明的孩子,那就必须常常使他锻炼手指的活动。由于手指的活动而刺激脑髓中的手指运动中枢,就能使全部智能得到提高。应试教育体制下,由于严重忽视了动手能力的培养,只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结果培养出了许多高分低能的诸如鸡蛋没缝就不会吃的所谓的高才生,而信息技术课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尤其要加强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可以在学习新知识时让学生自己动手去探索问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总而言之,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这也是课堂教学改革的方向。实施素质教育,要求教师重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要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求异性和独创性入手,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创造机会,关键在教师对学生的潜心启迪和培养,充分挖掘教材中和学生身上的点点创造性思维的火花,利用各种思维训练的有机结合,将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渗透到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一定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教学教研
教师论文
课题研究
教学成果
教学活动
二维码